时间:2022-09-06 13:00:43 | 浏览:4438
大禹文化园。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从甘肃进入宁夏,经流397公里,在青铜峡市穿境58公里,形成了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青铜峡是塞上江南的发源地、黄河文化的核心区,因50年代修建青铜峡水库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塞上江南”。近年来,青铜峡市以黄河文化为轴心,整合了极具特色的鸟岛、一百零八塔等二十多处景点,建设了黄河楼等精品旅游项目,提升了黄河文化旅游品位,旅游业进入了发展黄金期。
8月31日,“沙湖杯”第十二届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采访团走进青铜峡,观摩了中华黄河楼、黄河大峡谷、一百零八塔等景观,充分了解了黄河金岸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对黄河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沿黄城市带标志性建筑中华黄河楼是此行采访参观的第一站。走上通往景区的大桥,黄河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沿河岸停靠的大小船只和高低错落的中式建筑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网媒记者眼前。12生肖图腾柱、镇河铁牛等与雄伟的黄河楼相互映衬,彰显着黄河文化与文明的悠久历史。登上黄河楼,来自西部网的蒙丹凝视着弯弯曲曲的黄河与两岸大大小小的园区建设,景色的秀美与宁静让她由衷的感慨到:“奔腾的黄河流经到这里居然如此平缓悠远,塞上江南真是名不虚传。”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呈现给网媒记者的又是另一幅奇岩怪石、姿态万千的峡谷山水相依画面。从黄河大峡谷内乘坐游艇,网媒记者游览了拥有历史文明的108塔,参观了纪念大禹治水精神的大禹文化园,还有感恩母亲河的圣地中华黄河坛。以黄河“金线”串起的旅游“明珠”让媒体记者在游览名胜的同时又补了一堂扎实的华夏文明史课。有不少媒体记者表示,这里的每一座黄河文化建筑都堪称精品,本次采访时间短未能细致品味很是遗憾,期待以后携家人朋友再来参观。
近年来,青铜峡市以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形成了以黄河楼、108塔、大禹文化园和中华黄河坛为轴线布局,集生态水系、文物古迹、人文景观等多种元素汇聚的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旅游业呈现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015年,共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亿元,分别增长74%和47%。荣获2015最美中国“特色魅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殊荣。
记者徐静/文祁瀛涛/图
造型独特的108塔。
黄河青铜峡库区。
中华黄河坛美丽景色。
大禹文化园。
黄河泛舟。
青铜峡石刻。
黄河大峡谷。
安徽首家融媒体广播融智 融力 融未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烦恼,自己的名字太常见,从小到大常常遇见跟自己同名的人,那叫一个尴尬啊。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在咨询重名的事情,大部分人的名字,同名的都超过6万多个,很多人都在疑惑,查到的这个名单是自己。
旧时,从余家桥坐船或皮筏,经青铜峡谷,到广武或彰思堡,计程40里。现在,从游艇所乘船,逆水而上,出峡谷到睡佛山,实际长8.6公里,宽为300——600米,最窄处90。“黄河九曲汇青铜,看水先须访古峡”。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人民网合肥5月11日电(汪瑞华)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根据结果显示,安徽人口共61027171人,占全国比重的4.32%。全省男性人口占50.97%,女性人口占49.03%,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