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2:52:09 | 浏览:3861
“塞上江南发源地”——青铜峡,境内渠道密布、水网如织,几乎每个村都与古渠为邻。这里的每一条渠,每一处闸,每一座坝,都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厚重遗产。
古渠流润,千年一脉。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也是中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产生的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作为宁夏引黄古灌区的核心区,青铜峡注定与黄河水、古渠系有着不解之缘。
古渠沿岸屋舍俨然,村落点布古香古色,放眼远望无垠稻田,田间阡陌纵横,河塘碧水荡漾。
“九渠之首”青铜峡,塞上江南发源地
自秦汉起,先民就在青铜峡谷凿渠引水。宁夏引黄古灌区历史超过100年的14条古渠中,青铜峡分布了12条,其中,秦渠、汉渠、唐徕渠等10条古渠发端于此,青铜峡由此被称为“九渠之首”。
九曲黄河穿峡越谷,一经青铜峡水利枢纽奔涌而出,便拉开了“塞上江南”的帷幕。母亲河用乳汁哺育了宁夏引黄灌区的万顷碧波,造就了中国西北地区的绿洲。
汉惠闸。
两千多年来,源远流长的引黄灌溉历史在古峡大地留下了丰富的水利遗产,无坝引水、激河浚渠、埽工护岸等独特的工程技术,衍生了独特的灌溉文化和祭祀文化。流传千年的“草土围堰”传统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青铜峡水利枢纽截留和围堰中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河西总干渠分水闸。
开凿于汉、复浚于唐的唐徕渠,在无坝引水时代是宁夏古灌区最大的一条渠道,素有“塞上乳管”之称。西夏时期,唐徕渠是当时农业生产的命脉,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专门对水利维护、灌溉管理、奖罚制度等作出严格规定,开了国家大法重视水利之先河。而在唐徕渠引水口,西夏王朝兴建了罕见的大型塔阵——108塔,祈愿农业丰收、减少水患。
鸟瞰宁夏引黄灌区,土地平旷,阡陌纵横,良田美池别有一番韵味。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就了“天府之国”,富饶了成都平原。而被誉为“塞上明珠”的青铜峡水利工程,成就了“塞上江南”,富饶了银吴平原。
青铜峡境内有秦渠、汉渠、唐徕渠等宁夏引黄古灌区12条古渠在此分布,素有“九渠之首”之称。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李鹏 摄
《中国国家地理》曾经刊发宁夏地理学家汪一鸣教授撰写了关于宁夏引黄灌区的文章,他认为:“宁夏引黄古灌区,具有比肩都江堰的历史地位。宁夏引黄灌区的开发,对中国黄河和整个北方的生态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最为著名的都江堰和宁夏引黄灌区,两者在开凿年代、建筑原理、结构设置等方面都相差无几。汪一鸣评价称:“曾经的唐徕渠无坝引水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精巧,足可以和都江堰相媲美。”
塞上江南青铜峡。
唐徕渠正闸春季开闸放水。李鹏 摄
1905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系统考察长城的美国著名旅行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盖洛来到宁夏,专门考察了青铜峡渠口工程,称“这是仅次于成都平原的研究中国灌溉系统的最佳范例”。
位于青铜峡谷的唐徕渠原古渠引水口地理标识碑。
位于青铜峡市境内河西总干渠的唐正闸,也是唐徕渠进水闸。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一说,便是源于以上种种。
“塞上天府·金岸明珠”,以水为魂盘活全域旅游
因河得名,因水而兴。青铜峡依托得天独厚的水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涵养绿水秀林,融入沿黄生态经济带,书写了以水兴城、人水和谐的新篇章。
西干渠。
深耕水生态资源,布局“黄河岸边”旅游产业聚集带、“稻花香里”休闲乡居体验带、“贺兰山下”葡萄酒养生度假带,让全域资源变全域风景。今年,对“黄河岸边”旅游带进行功能补链,在黄河楼、黄河坛、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108塔等景区、牛首山等景区的衔接地带,建设古渠首水利博物馆、房车温泉露营地、中庄旅游集散地、3D模拟艺术馆、叶盛地三农业主题公园,将碎片化的沿黄景点串珠成链,培育黄河文化旅游体验产业、峡湾风情休闲度假产业等,力促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
秧苗绿了,田野一碧万顷。汉延渠两岸一派金灿灿的丰收景象。
同时,青铜峡市还将立足地缘水文化,依托古渠系、进水闸等水利设施,打造水文化主题公园,实现节水展示、水利文化、人文景观、休闲旅游等综合功能。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有中共宁夏青铜峡市委宣传部提供)
在中国,并不乏海滨城市,但有特色的并且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滨海城市并不多。海南三亚,最有名气。这次自驾北部湾的时候,本计划是去北海的,但不知缘故地就来到了防城港。
澎湃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2021年1月22日,福建泉州,石湖村六胜塔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石湖港的发展历史。人民视觉 资料图去年成功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泉州,又迎来一件大事。日前,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拉开帷幕。这次“加长版”会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秦勇 自贡观察 林听宇城市品格是一座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长期历史造就的人文精神的集中凝练,也是其独特的精神特质,它植根于城市的历史,体现于城市的现实,引领着城市的未来。12月20日,自贡发布城市品
2022年,注定是荆州不平凡的一年开年以来,荆州就受到多重利好的刺激,全市上下呈现奋勇进发、争相发展的局面。第一、在全省区域发展大会上,荆州被确定为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自1994年荆州地区拆分后,首次对荆州的城市定位进行提级。第二、
本文所有数据来自网络,不可作为官方发布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是小编自己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同声音,请私信或者评论,谢谢大家。本文内容,是小编原创。安徽近年来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GDP总量已经进入全国10强,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安徽任何一座城市。近
务实重干创一流 凝心聚力惠民生——南阳市宛城区高质量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综述开栏的话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和要求,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必备要件和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数字化城市
说起安徽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合肥、黄山这些地方,其中有一座城市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甚至知名度都比不上阜阳、蚌埠,这座城市就是宿州,对于外地人来说,宿州没什么让人记忆颇深的地方,名气还不如下面的砀山,好歹砀山梨还是有些知名度的。宿州堪称安徽最没存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3日讯 2021年11月13日10时,邹城市疾控中心接到济宁市疾控中心推送的海淀区疾控中心协查函,函告邹城市武某某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经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武某某返济后活动轨迹公布如下:11月11日:乘坐G301次高
1月29日,2021年邯郸市首列中欧班列开行。(河北日报资料片)通讯员郭广跃摄在邯郸市邯山区,高端商贸物流发展春潮涌动。伴随响亮的长鸣,中欧班列“邯郸国际陆港”号从邯郸货运站驶出,经满洲里出境,奔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启了2021年邯郸中欧
泽州探路:乡镇道路城市化管理如何兼容? 2018年 5月8日,泽州县人民政府下发了一个通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则通告的主要内容是:泽州县将对南村镇、金村镇、巴公镇实行城市化交通管理。 “对乡镇道路实施城市化交通管理,行吗?”有人提出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