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2:51:30 | 浏览:508
青铜峡黄河楼
青铜峡水利枢纽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这是中国古代两大水利灌溉工程。宁夏青铜峡因黄河而生,因水利而兴,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千百年来,这个宝贵的遗产基因一直在传承延续。时至今日,文化旅游这个最好的途径,把青铜峡的黄河情、水利缘展示给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塞上明珠
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来到宁夏,以青铜峡为界,下游的宁夏平原可以引黄河之水自流灌溉。青铜峡是中国古老的灌区,宁夏引黄灌溉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秦渠、汉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等九大干渠皆由青铜峡引水。
相传,大禹治水曾来到这里,劈山成峡,黄河水一泻千里,此时正值夕阳西下,晚霞与河水互映在峭壁上,呈现出一片青铜色,青铜峡由此而得名。青铜峡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底蕴醇厚。远在1万年前的中石器时期,鸽子山地区就有先民生息、繁衍。从秦始皇在此地设行政建置,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近日,我来到青铜峡,延绵千年的黄河水韵带给我深深的感动。青铜峡地处宁夏平原中部,经牛首山两峡相夹、湍流而下。峡谷山高水深,两岸悬崖峭壁。当我站在宏伟的青铜峡拦河大坝上举目眺望,一面是庄严肃穆的牛首山寺庙群,一面是开阔的“高峡平湖”库区水面。青铜峡大坝雄伟的气势,蔚为壮观,令人赞叹。
青铜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大峡谷出口处。1958年开始,建设者们在青铜峡黄河上修筑了拦河大坝,并同时建成了中国第一座闸墩式水电站,形成了集发电、灌溉、防洪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建成结束了宁夏两千多年来无坝引水的历史,因此便也有了“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明珠青铜峡”的美誉。董必武曾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题诗:“青铜峡扼黄河喉,约束水从峡底流,导引分渠资灌溉,下流千里保丰收。”
美丽生态
一条条引黄古渠至今仍在流淌、惠泽宁夏,历代不间断地开发利用,造就了宁夏平原的黄河文明,使“塞北江南”的美誉传千载。宁夏200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流淌的水利开发建设史,可以说,黄河成就了青铜峡。在青铜峡水利博览馆,我看到了古老的水车、架子车、测量仪器、扁担、箩筐、竹篓等,这些老物件诉说着宁夏水利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青铜峡因黄河而生,因水利而兴。黄河带来了富庶的物产,沉淀了悠久的历史,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和旅游资源。由于青铜峡大坝的建成,黄河泥沙沉积,出现了许多天然的次生林,林木面积逐年扩大,日渐茂盛,鸟儿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湖泊、林区、滩涂地并存的库区湿地生态系统。
青铜峡库区鸟岛是鸟类旅居、栖息、繁衍的“天堂”。每年几十万只候鸟来此栖息,鸟的种类多达180多种,其中不乏黑鹳、中华沙秋鸭、冠麻鸡、白琶鹭、蓑羽鹤等国家一类和二类的保护鸟类。
天空,鸿雁展翅翱翔。林间,鸟儿随心所欲地追逐鸣叫,悦耳动听的声音,宛如仙乐不绝于耳。水面,水鸟自由自在地嬉戏,有的安之若素,“人来鸟不惊”;有的高雅俊美,向人们炫耀那五彩的衣裳;有的成双成对“呢喃细语”……春天,湖中碧波荡漾,岸畔林木葱茏,杨树成林,红柳丛生,浅滩芦苇,随风起伏。夏季,空气湿润清新,水气氤氲,凉风习习。水中的芦苇参差错落,列队迎接这前来观光的游人。
特色旅游
黄河和水利是青铜峡千百年来传承的基因,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青铜峡具有塞北江南的山水风光,西北边陲的大漠风光,塞上明珠的田园风光和回乡风情。”青铜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颖云这样定义青铜峡的旅游资源。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青铜峡黄河西岸,矗立着一座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筑——黄河楼。登临高处,观滚滚黄河之水,感受大河奔流的波澜壮阔之景,思古今之情。楼内设有多种展览,全方位展示黄河文化、西夏文化和大漠文化。黄河楼已成为宁夏标志性的新亮点和黄河流域重要的景观之一。
青铜峡市常务副市长张克宁介绍,近年来,青铜峡充分发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及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品牌价值,先后打造了黄河楼、黄河大峡谷、黄河坛、黄河生态园等景区,逐步打响了“印象黄河·彩虹之上”文化旅游品牌。
到青铜峡旅游,赏黄河、看水利是必做之事,除此,还有什么体验呢?游客可在黄河大峡谷旅游区体验长峡漂游、祭拜大禹、滨河休闲等。直升机低空游和热气球观光游、研学旅游、游艇观光游等新业态也受到了游客青睐。葡萄酒休闲度假游是青铜峡的一大特色。据统计,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目前已经建成了87个酒庄,其中,西鸽酒庄是规模较大且最现代化的酒庄。游客可在西鸽酒庄观赏葡萄酒酿造、品鉴葡萄酒、入住葡萄酒主题民宿。
3年来,青铜峡市累计接待游客80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5亿元。张克宁表示,青铜峡旅游业逐步实现了由单一景点品牌到旅游目的地品牌转型,向全景全业全时全民转变,探索出了以“遗产品牌驱动”发展全域旅游的“青铜峡模式”。
本文配图由青铜峡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供图
近几年,青铜峡这个名字时不时见光上榜,我就想和大家念叨一下它的前生今世。青铜峡是黄河上的一段峡谷,因山色而得名。早年此地是商旅的通道,有个水文站和一个派出所。之后要建大坝,国家第三工程局来了,建成后开始发电又有了水电厂。
经调查,嫌疑人张某在进入小坝银河早市时,不仅不佩戴口罩,还拒绝出示健康码,小坝镇防疫工作人员要求其履。接到报警后,城关派出所民警立即出警。2021年10月23日11时许,青铜峡市小坝银河早市一名女子不配合疫情防控,还将小坝镇防疫工作人员抓伤。
欣赏青铜峡
“靠近玉米地的电杆拉线出现松动,要及时安排处理,并张贴警示标示,以防秋收期间农机车辆刮蹭。”8月28日,青铜峡公司员工正对田间地头的供电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认真记录并消除安全隐患。8月份以来,蔬菜种植基地进入丰收时节,临时增设的采摘凉棚不。
阿威来到宁夏后,经常听说“小坝”这个名字,但是却很少听到有人说“大坝”的。挖掘少为人知的宁夏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宁夏生活,我是阿威。《大银川传奇》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宁夏风情。
炮兵群在演习中向“敌”阵地实施火力打击。王连彬/摄扫一扫看视频8月9日至13日,“西部·联合-2021”演习在宁夏陆军青铜峡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举行。这场举世瞩目的中俄联合演习,两军在联合火力打击、联合立体夺要、联合破障等方面,上演了一场深
2月2日,青铜峡市法院对被告人张某等20人涉恶案件一审宣判,17名被告人获刑。该案系青铜峡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宣判的首起涉恶案件。青铜峡市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某组织、纠集被告人胡某某、吕某某、马某甲、徐某等人,进行明确分工,组织、招
贺兰山下,黄沙漫卷。近日,完成千里机动的“猛虎旅”到达集结地域,“跨越-2020·青铜峡B”演习继续进行,红蓝双方展开激烈对抗。在完全陌生的战场上,面对以逸待劳的“蓝军”,旅指挥员不敢有一丝懈怠,完成战场伪装,指挥所立即进行沙盘推演,分队转
声音是生命的象征正如琅琅读书声是校园的灵魂一般一座苏醒的、充满活力的城市是带着背景音的办公桌前,清脆的键盘敲击声再次响起建筑工地上,久违的金属碰撞声开始出现马路上的引擎和汽笛声此起彼伏……没有一丝嘈杂的感觉却让人平添一份安心你听见了吗?这是
旧时,从余家桥坐船或皮筏,经青铜峡谷,到广武或彰思堡,计程40里。现在,从游艇所乘船,逆水而上,出峡谷到睡佛山,实际长8.6公里,宽为300——600米,最窄处90。“黄河九曲汇青铜,看水先须访古峡”。